
### **木鳖子(中药)简介**
**木鳖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中国广西、广东、江西等地。其性味**苦、微甘,凉,有毒**,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的功效,是中医治疗痈肿、瘰疬的外用要药,因种子形似鳖甲而得名,内服需严格炮制。
---
## **中药功效**
### **1. 散结消肿**(核心作用)
- **痈疽疮毒**:乳痈、痔疮肿痛,醋磨外涂或配**大黄、黄柏**研末调敷。
- **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与**夏枯草、玄参**同用(多外用)。
### **2. 攻毒杀虫**
- **顽癣疥疮**:油调外涂(破皮处禁用)。
- **跌打瘀肿**:酒浸外擦患处。
### **3. 现代应用**
- **抗肿瘤研究**:含木鳖子素,实验显示抑制癌细胞(临床未普及)。
- **镇痛作用**:外用缓解神经痛。
---
## **注意事项**
### **1. 禁忌人群**
- **孕妇绝对禁用**:可致流产。
- **皮肤破损者**:严禁外用(剧毒成分易吸收)。
- **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 **2. 用法用量**
- **外用**:研末调敷或醋磨涂患处(每日1次,不超过体表5%面积)。
- **内服**:炮制品入丸散,每日0.3-0.6克(需医师指导)。
### **3. 毒性反应**
- **中毒症状**:
- 呕吐 → 头痛 → 休克 → 肾衰竭(成人致死量约20粒种子)。
- **急救措施**:
- 立即洗胃,注射阿托品拮抗(需医院抢救)。
### **4. 配伍禁忌**
- 禁与**麝香、雄黄**同用(增强毒性)。
---
## **炮制与减毒**
1. **砂烫法**:与热砂同炒至鼓起,减毒30%。
2. **油制法**:与香油同煎至焦黄,降低刺激性。
---
## **总结**
木鳖子**"毒剧效猛,外治为要"**,特点:
1. **外科专药**:尤宜顽固性皮肤病症。
2. **严格管控**:2020版《中国药典》列为有毒中药。
3. **古今异用**:古代曾内服治痔瘘,现代基本限外用。
**重要提示**:
- 与**马钱子**(番木鳖)名称相似但来源不同,二者皆有大毒。
- 出现口唇麻木立即停用并就医。
- 家庭使用建议选择含木鳖子的合规中成药(如外用膏药)。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