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梅(中药)简介**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主产于中国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其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是中医治疗久咳久泻、虚热消渴的常用药,与诃子、五倍子并称"三大敛药"。
---
## **中药功效**
### **1. 敛肺止咳**
- **久咳虚喘**:肺虚久咳、少痰,配**罂粟壳、杏仁**(如九仙散)。
### **2. 涩肠止泻**
- **久泻久痢**:配**诃子、肉豆蔻**(如固肠丸)。
### **3. 生津止渴**
- **虚热消渴**:糖尿病口干,配伍**天花粉、麦冬**。
### **4. 安蛔止痛**
- **蛔厥腹痛**:与**黄连、花椒**同用(如乌梅丸)。
### **5. 现代应用**
- **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 **保肝降酶**:辅助治疗慢性肝炎。
---
## **注意事项**
### **1. 禁忌人群**
- **表邪未解者**(感冒初期咳嗽)忌用。
- **实热积滞者**(便秘、痢疾初起)慎用。
### **2.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2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
- **外用**:炒炭研末调敷(止血)。
### **3. 副作用**
- 过量可能致**胃酸过多**、便秘。
### **4. 配伍禁忌**
- 不宜与**利水药**(如茯苓)同用。
---
## **炮制品差异**
| **类型** | **功效侧重** |
|------------|----------------------|
| **生乌梅** | 偏生津止渴、安蛔 |
| **乌梅炭** | 增强止血、止泻作用 |
---
## **食疗推荐**
1. **止渴茶**:乌梅10克 + 山楂5克 + 甘草3克(煮水代茶)。
2. **止泻粥**:乌梅炭15克(布包) + 粳米50克(煮粥)。
---
## **总结**
乌梅**"酸收涩补,多功能药"**,特点:
1. **药食同源**:可作蜜饯、饮料原料(酸梅汤)。
2. **双向调节**:既止泻又安蛔,既止咳又生津。
3. **道地药材**:四川达县产者称"合溪梅",质优。
**提示**:
- 与**青梅**区别:青梅为未加工鲜果,药效不同。
- 治疗蛔虫病需空腹服药。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