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蝎的介绍
全蝎(拉丁名:*Scorpio*)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的干燥全体,又称全虫或蝎子。其性平,味辛,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是中医治疗惊风、痉挛、痹痛的常用虫类药。
---
中药功效
1. 息风止痉
- 适用于肝风内动引起的惊痫抽搐、小儿高热惊风、破伤风、癫痫等,常与蜈蚣、僵蚕配伍(如“止痉散”)。
2. 通络止痛
- 用于风湿痹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尤其对顽固性疼痛效果显著。
3. 攻毒散结
- 可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外用或内服均可。
4. 抗血栓、改善微循环
- 现代研究显示,全蝎含蝎毒蛋白,具有抗凝血、溶栓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辅助治疗。
---
注意事项
1. 毒性控制
- 全蝎有毒,内服需炮制(如清水漂洗、盐水煮或油炸),以降低毒性。
- 用量严格把控:煎服一般3~6克,研末吞服0.6~1克,超量可能引起中毒。
2. 禁忌人群
- 孕妇禁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 血虚生风者(非实风证)慎用:如贫血引起的头晕、抽搐不宜单用。
- 过敏体质者慎用:虫类药易引发过敏反应。
3. 不良反应
- 过量服用可致口舌麻木、呕吐、心悸、血压升高,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昏迷。
- 外用可能引起皮肤红肿、瘙痒,需先小范围试用。
4. 配伍宜忌
- 宜:配蜈蚣增强止痉效果(如“止痉散”);配地龙、川芎加强通络止痛。
- 忌:不宜与镇静类药物(如巴比妥类)同用,以免增强中枢抑制。
5. 特殊用法
- 治疗面瘫:可研末黄酒送服,或配合针灸。
- 外用治疮毒:全蝎研粉,醋调敷患处。
---
现代应用参考
- 癫痫抽搐:全蝎 + 天麻、钩藤。
- 风湿性关节炎:全蝎 + 川乌、乳香(需医师指导)。
- 带状疱疹神经痛:全蝎粉冲服,或配柴胡、延胡索。
提示:全蝎属毒性药材,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