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黄(学名:*Curcuma longa* L.)是姜科姜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姜黄)和侧根茎(郁金,中药称“莪术”)均可入药。主产于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南方(如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姜黄呈橙黄色,是咖喱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传统中药和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常用药材。
---
中药功效
姜黄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1. 活血行气
-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常与当归、川芎配伍。
2. 通经止痛
- 缓解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常与乳香、没药同用(如《本草纲目》载“姜黄、郁金,皆能入血分,散瘀滞”)。
3. 祛风除湿
- 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现代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辅助治疗。
4. 其他潜在作用(现代研究)
- 抗炎抗氧化:姜黄素(Curcumin)是主要活性成分,可能缓解慢性炎症。
- 护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辅助改善脂肪肝。
- 辅助抗癌:实验显示姜黄素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临床证据尚有限。
---
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孕妇慎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
- 阴虚火旺(如口干舌燥、盗汗)、血虚无瘀滞者忌用。
- 胃溃疡、胆结石患者需医生指导(可能刺激胃酸或胆汁分泌)。
2. 药物相互作用
- 与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同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避免与强效肝药酶代谢药物同服(可能影响药效)。
3. 用法与剂量
- 煎服常用量3~10克,研末冲服1~3克。
- 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如腹泻、恶心)。
4. 其他
- 姜黄素脂溶性高,与黑胡椒(含胡椒碱)同服可提高吸收率。
---
小知识
- 姜黄与生姜不同: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性温,主散寒止呕;姜黄偏活血化瘀。
- 染色用途:姜黄是天然染料,可用于食品或布料染色。
建议使用前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和病情辨证用药。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