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甘草
甘草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调和药性、补益解毒的“国老”之药,其功效广泛,但需注意合理使用。以下是具体解析:
---
### **一、甘草的核心功效**
1. **补脾益气**  
   - 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常配伍党参、白术(如四君子汤)。  
2. **清热解毒**  
   - 生甘草善解疮毒、食物中毒,可配金银花、连翘治热毒疮疡,或单用缓解轻度中毒。  
3. **祛痰止咳**  
   - 蜜炙后止咳力强,配麻黄、杏仁(如麻杏石甘汤)治风寒咳嗽,配川贝母治燥咳。  
4. **缓急止痛**  
   - 缓解肌肉痉挛、胃脘痛,配白芍(如芍药甘草汤)治腹痛、四肢挛急。  
5. **调和药性**  
   - 在复方中减少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附子的毒性),并协调药味。
---
### **二、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1. **不可长期大量服用**  
   - 含甘草酸(类似激素),长期超量(>10g/日)易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引发水肿、高血压、低血钾。  
2. **湿盛中满者忌用**  
   - 腹胀、水肿、舌苔厚腻者慎用,以免加重水湿停滞。  
3. **配伍禁忌**  
   - 反海藻、甘遂、芫花、大戟(十八反),合用可能增强毒性或降低药效。  
4. **特殊人群慎用**  
   - 孕妇:大剂量可能影响电解质平衡,需医师指导;  
   - 高血压、肾病、心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剂量。  
5. **药物相互作用**  
   - 与强心苷类药物(如地高辛)同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 与激素类药物同用,可能加剧水钠潴留。  
---
### **三、炮制与用法建议**
- **生甘草**:偏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证;  
- **炙甘草**(蜜炙):偏补益,用于气虚、咳嗽;  
- **常规用量**:3-10g,急症解毒可用至15-30g(短期);  
- **煎煮技巧**:久煎可降低其“壅滞”副作用。
---
### **四、现代研究参考**
- **药理作用**:抗炎、抗溃疡、调节免疫、抗心律失常;  
- **风险提示**:连续服用常规剂量超过4周,需监测血压和血钾水平。
---
### **总结**  
甘草虽为“百搭之王”,但需严格辨证使用。若用于慢性病调理或联合西药治疗,建议咨询中医师,避免盲目滥用导致“药害”。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