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皮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清热燥湿药,以下是其详细介绍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秦皮的基本信息
- 别名:岑皮、梣皮、白蜡树皮
- 来源:木犀科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 性味归经: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 主要产地:中国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
二、中药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清热燥湿
- 主治湿热痢疾、腹泻(如细菌性痢疾),常配黄连、白头翁(如白头翁汤)。
2. 收涩止痢
- 对久痢不止、便血有一定收敛作用。
3. 清肝明目
- 用于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肿痛、眼生翳膜,可煎汤外洗或内服。
4. 抗炎抑菌
- 现代研究显示其含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等成分,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慎用(因其性寒,可能加重腹泻、畏寒)。
- 孕妇慎用(需医师指导)。
2. 用量控制
- 煎服常用量6-12克,外用适量。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3. 配伍禁忌
- 避免与辛辣温燥药物同用(可能降低药效)。
4. 不良反应
- 偶见恶心、呕吐,停药后可缓解。
四、鉴别与炮制
- 优质秦皮:外皮灰白色或灰棕色,断面纤维性强,水浸液在阳光下可见蓝色荧光(含秦皮甲素的特征)。
- 炮制方法:洗净后切丝,生用或酒炙(增强活血作用)。
五、经典方剂参考
- 白头翁汤(《伤寒论》):秦皮+白头翁+黄连+黄柏,主治热毒血痢。
提示:中药使用需辨证论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避免自行配伍。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