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地上部分
- 别名:坤草、茺蔚、益母蒿
- 性味归经:
- 味:苦、辛,性微寒
- 归经:肝、心包、膀胱经
- 采收季节: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
- 炮制方法:
- 生用:活血调经力强
- 酒炙:增强活血功效
- 主要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活血调经
-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 产后恶露不尽(常配当归、川芎)
2. 利水消肿
-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 现代用于肾炎水肿
3. 清热解毒
- 用于疮痈肿毒
- 皮肤湿疹(外用)
4. 现代应用
- 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等
- 具有收缩子宫作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孕妇禁用(可引起子宫收缩)
- 月经过多者慎用
- 阴虚血少者忌用
2. 用量控制
- 煎服用量9-30克
- 鲜品用量加倍
- 外用适量
3. 配伍禁忌
- 不宜与抗凝药物同用
- 避免与寒凉药长期配伍
4.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腹痛
- 偶见过敏反应(皮疹)
四、常见配伍
- 月经不调:益母草+当归+白芍
- 产后瘀阻:益母草+桃仁+红花
- 水肿:益母草+茯苓+泽泻
五、鉴别要点
- 正品特征:
- 茎方柱形,断面中部有髓
- 叶对生,掌状分裂
- 气微,味微苦
六、现代研究
- 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 可降低血液粘度
- 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重要提示:本品为妇科要药,但孕妇绝对禁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治疗妇科疾病需定期复查。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