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羚羊角
 羚羊角的介绍以及中药的功效与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又称高鼻羚羊)的角。
- 别名:羚角、泠角
- 性味归经:
  - 味:咸,性寒。
  - 归经:归肝、心经。
- 炮制方法:
  - 镑片:将角镑成极薄的片,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 磨粉:锉成细粉或磨汁,冲服。
- 主要产地:原产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中国境内野生赛加羚羊已极度濒危,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药用主要依靠进口和库存。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羚羊角是名贵的“凉肝熄风”要药,尤其擅长治疗高热引起的神昏惊厥。
 
1.  平肝熄风
    主治:高热惊痫,手足抽搐(如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热极动风之急症)。常与钩藤、菊花、生地等配伍,如羚角钩藤汤。
 
2.  清肝明目
    主治: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如高血压性头痛、结膜炎等)。常与龙胆草、黄芩、决明子等同用。
 
3.  凉血解毒
    主治: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如重症感染导致的神志障碍和皮下出血)。常与石膏、犀角(现已禁用,常用水牛角代替)等组成“凉血解毒”的方剂。
 
4.  现代研究:
       含角质蛋白、磷酸钙、不溶性无机盐等。
       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的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本品药力迅猛,需辨证使用)
 
1.  禁忌人群
    脾虚慢惊者禁用:本品性寒,适用于热证惊风。对于因脾胃虚弱、久病虚弱引起的慢性抽搐(慢惊风),用之犹如雪上加霜,绝对禁止。
    孕妇慎用:寒凉重镇之品,恐伤胎元。
    无火热之证者忌用:凡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等寒性病证不宜使用。
 
2.  用量控制
       本品药力强,价格昂贵,用量宜小。
    煎服:1-3克,宜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兑入其他药液中服用,或磨汁、锉末冲服,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避免浪费。
       切勿盲目加大剂量。
 
3.  配伍禁忌
       无明显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未提及),但因其性寒,应避免与大量温热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4.  不良反应
       用量过大或用于不当证型(如寒证),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
 
 四、常见配伍
高热抽搐:羚羊角 + 钩藤 + 桑叶 + 菊花(羚角钩藤汤)
肝火目赤:羚羊角 + 龙胆草 + 栀子 + 黄芩
热毒发斑:羚羊角 + 水牛角 + 生地黄 + 牡丹皮
 
---
 
 五、鉴别与替代品
正品特征: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俗称“通天眼”。这是鉴别其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质地坚硬,气微,味淡。
伪品鉴别:常用其他牛羊角仿制,但无“通天眼”,色泽、纹理、质地均不同。
替代药物:由于赛加羚羊濒危且价格极高,临床常使用山羊角、水牛角或玳瑁等作为替代品。这些药物功效相似但药力较缓,需加大用量(如山羊角30-50克,水牛角15-30克)并延长煎煮时间。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保护动物,合法使用:赛加羚羊是国际濒危物种,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获取,严禁非法贸易和使用。
2.  证型要对,不可滥用:羚羊角是治疗热极生风的急救药,绝非日常保健之品。必须是实热证才可使用,误用危害大。
3.  寻求专业指导:本品药性峻猛,价格昂贵,必须在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服。
4.  考虑替代方案:鉴于其来源的特殊性,临床应优先考虑功效相似且更易得的山羊角、水牛角等作为替代。
 
总结:羚羊角是疗效卓著的熄风止痉极品,但因其来源濒危、药性迅猛,使用时必须严守“证准、量小、合法”的原则。普通情况下的平肝清热,完全可以用其他药物替代。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