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雄黄
 雄黄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As₂S₂)。
- 别名:石黄、黄金石、鸡冠石
- 性味归经:
  - 味:辛,性温;有大毒。
  - 归经:归肝、大肠经。
- 炮制方法:
  - 水飞法:研成极细粉,以降低毒性,减少杂质。忌火煅(煅烧后生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
- 主要产地: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雄黄是中医里著名的“以毒攻毒”药,具有极强的解毒杀虫作用。因其毒性巨大,现代临床严禁内服,仅限外用。
 
1.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核心应用)
       主治:
           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解毒力强,是治疗疮疡肿毒的要药。
           湿疹疥癣,带状疱疹:有良好的燥湿杀虫止痒之效。
           虫积腹痛(历史用法,现已不用):曾用于驱蛔虫、蛲虫。
       用法:研末外敷,或制成酊剂、酒剂、软膏涂擦。
 
2.  内服:祛痰,定惊,截疟(已被禁止)
       历史用法:曾用于哮喘、疟疾、惊痫。但因毒性过大,《中国药典》现已删除其内服用法,临床绝对禁止。
 
3.  现代药理研究:
       主要对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有大毒,严禁内服、忌火煅)
 
雄黄毒性剧烈,其使用必须极度谨慎,严格遵循“外用、微量、忌火”的铁律。
 
1.  绝对禁忌与原则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绝对禁用。
       儿童禁用。
       严禁内服:切勿将其加入酒中或任何食品中。
       忌火煅:加工或使用时绝对避免加热,以防生成剧毒砒霜。
       皮肤破损处禁止外用:以免大量吸收中毒。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  外用注意事项
       浓度与面积:外用制剂浓度宜低,且应小面积、短期使用。
       不良反应:外用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3.  中毒反应与解救(极其危险)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米泔水样便)、血尿、头痛、抽搐、呼吸困难、循环衰竭、昏迷直至死亡。
       处理:立即紧急送医! 可口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吸附,但必须进行专业抢救(如使用二巯基丙醇等解毒剂)。
 
---
 
 四、常见配伍(仅限外用)
   痈疽肿毒:雄黄 + 白矾(等分为末,名二味拔毒散,茶清调化,鹅翎蘸扫患处)
   蛇虫咬伤:雄黄 + 五灵脂(研末,酒调灌服并外敷,此为历史用法,现外敷也需极度谨慎)
   疥癣:雄黄 + 硫黄(制成软膏外涂)
 
---
 
 重要警告与总结
 
1.  剧毒药物,安全第一:雄黄不是内服药,也绝非保健品。“雄黄酒”是极端危险的陋习,绝对禁止饮用。
2.  严格限于外用:即使外用,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正规制药厂生产的、浓度明确的外用制剂,严禁自行配制。
3.  牢记“忌火煅”:这一条是生命线,加热等于自制砒霜。
4.  中病即止:外用一旦起效,应立即停用,不可长期使用。
 
总结:雄黄是一味功效峻烈且毒性极大的中药,其现代唯一合法且相对安全的用途是作为外用药治疗皮肤疮疡和虫蛇咬伤。普通民众最需要做的就是:彻底放弃“内服可治病”的错误观念,远离“雄黄酒”,并了解其遇热生成砒霜的特性。任何涉及雄黄的使用都必须在专业人员的严密指导下进行。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