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熟地黄
熟地黄是生地黄经炮制(九蒸九晒)后的药材,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是中医经典的**滋阴补血**要药,被称为“补肾填精之圣品”。以下是其功效、应用及注意事项:
 
---
 
### **核心功效与适用症状**
1. **补血滋阴**  
   - **调理血虚**:改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月经量少或闭经(常配当归、白芍,如四物汤)。  
   - **滋养肾阴**:缓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肾阴虚症状(常配山茱萸、山药,如六味地黄丸)。
 
2. **益精填髓**  
   - **改善早衰**:针对精血不足导致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  
   - **强筋壮骨**:辅助调理骨质疏松、腰腿无力(常配龟板、牛膝)。
 
3. **调经安胎**  
   - 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如胎漏下血),常配阿胶、桑寄生。
 
---
 
### **现代研究辅助作用**
- **调节免疫**:可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 **抗氧化**:延缓衰老(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 **调节血糖**:辅助改善糖尿病阴虚证(需遵医嘱)。  
 
---
 
### **适用人群**
- 血虚贫血、月经不调的女性  
- 肾阴虚者(症状:五心烦热、盗汗、咽干)  
- 更年期综合征、早衰人群  
- 病后体虚、产后气血亏虚者  
 
---
 
### **禁忌与注意事项**
1. **痰湿、湿热体质慎用**  
   - 舌苔厚腻、口黏、腹胀、大便黏臭者禁用,易加重湿滞。  
2. **脾胃虚弱者慎用**  
   - 熟地黄滋腻碍胃,消化不良者需配伍砂仁、陈皮等行气药。  
3. **外感发热禁用**  
   - 感冒发烧、实热证(如咽喉肿痛)时服用可能闭门留邪。  
4. **配伍禁忌**  
   - 不宜与萝卜、莱菔子同服,可能削弱补益效果。  
   - 避免与寒凉药(如黄连)长期同用,易致腹泻。  
5. **剂量控制**  
   - 常规用量10-30克,过量可能导致腹胀、食欲下降。  
 
---
 
### **经典配伍与食疗方**
1. **补血调经**: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四物汤)  
2. **滋阴补肾**: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六味地黄丸)  
3. **食疗方——熟地枸杞粥**  
   - 材料:熟地黄20克、枸杞15克、粳米50克  
   - 做法:熟地黄煎汁后与枸杞、粳米煮粥,滋阴养血。  
 
---
 
### **熟地黄 vs. 生地黄**
- **熟地黄**:性温,主补血滋阴,适合虚证(血虚、肾阴虚)。  
- **生地黄**:性寒,主清热凉血,适合血热证(如高热出血、皮疹)。  
 
---
 
**提示**:熟地黄需长期服用才显效,但需严格辨证。服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尤其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调整配伍和剂量。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