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艾叶的介绍**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又称**艾蒿、医草**。其气清香,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常用药,也是中医灸疗的主要材料(艾绒)。
---
### **中药功效**
1. **温经止血**
- 主治**虚寒性出血**(如崩漏、月经过多),常配阿胶、地黄(如**"胶艾汤"**)。
2. **散寒止痛**
- 用于**宫冷不孕、脘腹冷痛**,配伍香附、当归(如**"艾附暖宫丸"**)。
3. **调经安胎**
- 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胎动不安(需配伍应用)。
4. **外用功效**
- 艾灸:温通经络,治风寒湿痹
- 煎汤熏洗:治湿疹、疥癣
5. **现代研究**
- 含挥发油(桉油精、樟脑等),具有:
✓ 抗菌抗病毒作用
✓ 增强免疫力
✓ 调节子宫收缩
---
### **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血热妄行者**(血色鲜红、舌红苔黄)
- **阴虚火旺者**(盗汗、五心烦热)
- **孕妇慎用**(大剂量可能兴奋子宫)
2. **用法用量**
- 煎服:3-9g(止血宜炒炭用)
- 外用:适量(艾灸或煎洗)
3.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
✘ 恶心呕吐
✘ 头晕耳鸣
✘ 皮肤过敏(外用时)
4. **配伍禁忌**
- 不宜与寒凉药同用(如黄连、栀子)
---
### **经典方剂**
- **胶艾汤**(《金匮要略》):治妇人漏下
- **艾附暖宫丸**:治宫寒不孕
---
### **艾叶的现代应用**
▶ **艾灸疗法**:
- 隔姜灸:治寒性腹痛
- 艾条灸:调理亚健康
▶ **防疫应用**:
- 烟熏消毒(传统用法)
- 制作防疫香囊
---
### **特别提示**
1. 药用艾叶需选用**端午前后采收**者效佳
2. 艾灸需专业指导,避免烫伤
3. 过敏体质者外用前需皮试
(注:《中国药典》规定艾叶的储存期不宜超过2年,挥发油易散失)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