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蒌子的介绍
瓜蒌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或双边栝楼(T. rosthornii)的干燥成熟种子,又称栝楼仁。其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是润燥化痰、滑肠通便的专用药,与瓜蒌皮、全瓜蒌功效互补而侧重不同。
---
中药功效
1. 润肺化痰
- 主治燥痰黏稠、咳痰不爽(如慢性支气管炎),常配贝母、麦冬(如"贝母瓜蒌散")。
2. 润肠通便(核心功效)
- 含61%脂肪油(主要为栝楼酸),能润滑肠道,治肠燥便秘(尤适老人、产后便秘),可配伍火麻仁、郁李仁。
3. 消痈散结
- 辅助治疗肺痈、肠痈(需配清热解毒药)。
4. 现代研究
- 含油脂、甾醇类,具有:
✓ 促进肠蠕动
✓ 降低血液黏度
✓ 抑制血小板聚集
---
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脾虚便溏者禁用(加重腹泻)
- 痰湿壅盛者(苔厚腻慎用)
- 孕妇慎用(滑利之性可能刺激肠道)
2. 用法用量
- 煎服:9-15克(打碎后下效佳)
- 研粉吞服:3-6克/次
3.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致:
✘ 恶心呕吐
✘ 腹痛腹泻
4. 配伍禁忌
- 反乌头类药材(十八反)
- 不宜与寒凉泻下药同用(如大黄)
---
炮制区别
| 炮制方式 | 功效侧重 |
|----------|-------------------|
| 生品 | 润燥化痰力强 |
| 炒制 | 减寒性,增健脾之功 |
---
经典方剂
-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瓜蒌子):治胸痹伴便秘
- 五仁丸:配桃仁、杏仁治肠燥便秘
---
实用验方
▶ 老年便秘:
炒瓜蒌子15g + 蜂蜜30g(冲服)
▶ 燥咳痰黏:
瓜蒌子12g + 梨1个(炖服)
---
品质鉴别
正品特征:
1. 扁平椭圆形,长1.2-1.8cm
2. 种皮坚硬,灰棕色至棕褐色
3. 种仁白色,富油性
伪品警示:
⚠️ 注意与 "王瓜子"(苦味)及 "木瓜籽"(味酸涩)区别
---
使用提示
1. 打碎入药:整粒煎煮有效成分难溶出
2. 存储要点:
- 密封冷藏(脂肪油易酸败)
- 防虫蛀(含丰富蛋白质)
3. 安全剂量:
- 每日不超过30克(《中国药典》规定)
> 食疗推荐:瓜蒌子粥(瓜蒌子粉10g+粳米100g煮粥),润肠兼降脂,适合三高人群。
(注:2015版《中国药典》单独收载瓜蒌子,规定含脂肪油不得少于14.0%)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