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芪的介绍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干燥根,又称晋芪、黑芪。其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常用药,功效与黄芪相似而温补力更强,主产于甘肃、山西等地,为传统道地药材。
---
中药功效
1. 补气升阳(核心功效)
- 主治脾肺气虚之食少便溏、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常配白术、升麻(如"补中益气汤")。
2. 固表止汗
- 用于自汗盗汗(配浮小麦)、易感风寒(配防风)。
3. 现代应用
- 含红芪多糖、芒柄花素等,具有:
✓ 增强免疫力
✓ 抗疲劳
✓ 保护心肌
---
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阴虚阳亢者(潮热盗汗慎用)
- 实证发热者忌用
2. 用法用量
- 煎服:9-30g
- 补气宜蜜炙
3.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
✘ 胸闷腹胀
✘ 血压升高
4. 配伍禁忌
- 忌与藜芦同用(十八反)
---
与黄芪对比
| 特征 | 红芪 | 黄芪(蒙古黄芪) |
|-------------|---------------------|---------------------|
| 断面 | 皮部黄白色,木部淡棕色 | 断面纤维性强 |
| 药性 | 温补力更强 | 更平和 |
---
特色应用
▶ 术后体虚:
红芪30g + 当归6g(炖鸡汤)
▶ 糖尿病肾病:
红芪配山药(改善蛋白尿)
---
品质鉴别
正品特征:
1. 圆柱形,表面灰红棕色
2. 断面有放射状纹理
3. 味甜豆腥
提示:
1. 2015版《中国药典》单独收载
2. 与混伪品(梭果黄芪)区分
3. 密封防蛀(含糖分)
> 道地产区:甘肃岷县产者质优,称"岷红芪"。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