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栀子(拉丁名:Gardeniae Fructus)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在热病烦闷和湿热黄疸中应用广泛。
---
一、中药功效
1. 泻火除烦
- 主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高热烦躁、神经官能症)
- 经典配伍:栀子豉汤(配淡豆豉)
2. 清热利湿
- 用于湿热黄疸、淋证涩痛(急性肝炎、尿路感染)
- 可配茵陈、黄柏
3. 凉血解毒
- 治疗血热吐衄、目赤肿痛(鼻出血、结膜炎)
- 外用治扭挫伤痛
4. 现代研究
- 含栀子苷、藏红花素等,具有:
- 保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
- 抗炎镇痛(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 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
- 抗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
---
二、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慎用(症见腹泻怕冷)
- 阳虚发热者忌用
- 孕妇慎用(传统认为性寒)
2. 使用注意
- 内服剂量:
- 煎汤:6-10g
- 外用适量
- 炮制区分:
- 生用清热力强
- 炒炭止血效佳
-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致腹泻
- 偶见食欲减退
3. 药物相互作用
- 不宜与温补药同用(降低药效)
- 避免与苦寒药过量合用(伤脾胃)
---
三、经典应用
1. 茵陈蒿汤(《伤寒论》)
- 配伍治湿热黄疸
2.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 治三焦热盛
3. 栀子金花丸(治目赤咽痛)
---
四、使用建议
1. 品质鉴别:
- 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2. 使用方法:
- 治扭伤可研末醋调外敷
3. 储存:
- 防潮防霉
---
五、总结
栀子是多效的清热药:
✅ 优势:
- 三焦热证均可用
- 内外治兼备
- 药理作用明确
⚠️ 注意:
- 寒证慎用
- 中病即止
- 外用防过敏
> 注:本文仅供参考。
> ① 现代研究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 ②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栀子苷含量≥1.8%
> ③ 生品与炮制品功效侧重不同
---
栀子与黄芩对比
| 特性 | 栀子 | 黄芩 |
|------------|---------------|---------------|
| 归经侧重 | 三焦 | 肺胃 |
| 核心功效 | 长于除烦 | 长于清肺 |
| 用法特点 | 可外用 | 多内服 |
| 现代应用 | 肝胆疾病 | 呼吸系统 |
| 安全性 | 较高 | 较高 |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