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牛子(拉丁名:Pharbitidis Semen)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是常用的泻下逐水药,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等功效,在水肿胀满和痰饮喘咳中应用严格。
---
一、中药功效
1. 泻水逐饮
- 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
- 常配伍甘遂、大戟
2. 消痰涤饮
- 用于痰饮喘咳(肺水肿、渗出性胸膜炎)
- 可配葶苈子、桑白皮
3. 杀虫攻积
- 治疗虫积腹痛(蛔虫病)
- 多入复方使用
4. 现代研究
- 含牵牛子苷、脂肪油等,具有:
- 强烈泻下(刺激肠黏膜)
- 利尿(抑制肾小管重吸收)
- 兴奋子宫平滑肌
- 驱蛔虫(麻痹虫体)
---
二、注意事项(需特别警示)
1. 禁忌人群
- 孕妇绝对禁用(堕胎危险)
- 体虚者忌用
- 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2. 使用注意
- 内服剂量:
- 煎汤:3-6g(打碎)
- 研末服:1.5-3g
- 炮制要求:
- 炒用毒性降低
- 生用峻泻力强
-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致剧烈腹痛腹泻
- 重者脱水、电解质紊乱
3. 药物相互作用
- 不宜与巴豆同用(增强毒性)
- 避免与利尿剂合用(加重水电解质紊乱)
---
三、经典应用
1. 舟车丸(《景岳全书》)
- 治水肿胀满(需专业医师指导)
2. 牵牛子散(《圣惠方》)
- 治大便秘结
3. 杀虫丸(含牵牛子)
---
四、使用建议
1. 品质鉴别:
- 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2. 安全警示:
- 必须控制剂量
- 中病即止
3. 储存:
- 防潮防蛀
---
五、总结
牵牛子是峻下逐水药:
✅ 优势:
- 泻水力强
- 兼能祛痰
- 资源丰富
⚠️ 特别警示:
- 毒性剧烈需严格控制
- 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不可长期服用
> 注:本文仅作专业参考。
> ① 已被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管理
> ② 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
> ③ 中毒处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
牵牛子分类对比
| 类型 | 黑丑 | 白丑 |
|------------|---------------|---------------|
| 品种 | 裂叶牵牛种子 | 圆叶牵牛种子 |
| 传统认为 | 泻水力更强 | 毒性稍低 |
| 现代研究 | 成分基本一致 | 成分基本一致 |
| 临床应用 | 可混用 | 可混用 |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