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是清热泻火的常用中药材。
一、基本信息
- 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六月干
- 性味归经:
- 味:辛、苦,性寒
- 归经:肝、胆经
- 采收季节: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
- 主要产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1. 清肝明目
- 主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 现代用于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
2. 散结消肿
- 治疗瘰疬(淋巴结结核)、瘿瘤(甲状腺肿大)
- 用于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
3. 降压作用
- 现代研究证实其降血压功效
- 常配菊花、钩藤使用
4. 抗菌抗炎
- 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 用于皮肤炎症、疮疡肿毒
5. 现代研究
- 含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等成分
- 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阳虚怕冷者忌用
- 孕妇慎用
2. 用量控制
- 煎服用量9-15克
- 大剂量不宜超过30克
3. 配伍禁忌
- 不宜与温热滋补药同用
- 避免长期单独使用
4.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腹泻
- 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四、常见配伍
- 高血压:夏枯草+菊花+决明子
- 甲状腺结节:夏枯草+海藻+昆布
- 目赤肿痛:夏枯草+桑叶+菊花
五、鉴别要点
- 优质品:穗大、色棕红、无杂质
- 劣质品:穗小、色暗、有霉变
六、现代研究
- 具有降血糖作用
- 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
- 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活性
总结:夏枯草善清肝火、散郁结,适用于肝火上炎及痰火郁结诸证。因其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临床使用需辨证施治,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