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是中医常用的解表药和疏肝药。
 
 一、基本信息
- 别名:北柴胡(柴胡)、南柴胡(狭叶柴胡)
- 性味归经:
  - 味:苦、辛,性微寒
  - 归经:肝、胆、肺经
- 炮制品种:
  - 生柴胡:长于解表退热
  - 醋柴胡:增强疏肝止痛功效
  - 酒柴胡:加强升提作用
- 主要产地:河北、山西、陕西(北柴胡);江苏、安徽(南柴胡)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1. 和解退热
   - 主治少阳证寒热往来(常配黄芩,如小柴胡汤)
   - 用于感冒发热
 
2. 疏肝解郁
   - 治疗肝气郁结所致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3. 升举阳气
   - 用于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配黄芪、升麻,如补中益气汤)
 
4. 现代应用
   - 保肝利胆:用于肝炎、胆囊炎
   - 调节免疫: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 抗抑郁作用
 
5. 现代研究
   - 含柴胡皂苷、挥发油等活性成分
   - 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作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肝阳上亢者慎用
   - 阴虚火旺者忌单味久服
   - 孕妇慎用(大剂量可能引起子宫收缩)
 
2. 用量控制
   - 煎服用量3-10克
   - 退热可用至15克(不宜久用)
 
3. 配伍禁忌
   - 不宜与皂荚、藜芦同用(十八反)
   - 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合用
 
4.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 偶见过敏反应(皮疹等)
 
 四、常见配伍
- 感冒发热:柴胡+黄芩+半夏(小柴胡汤)
- 肝郁气滞:柴胡+白芍+香附(逍遥散)
- 气虚下陷:柴胡+黄芪+升麻(补中益气汤)
 
 五、鉴别要点
- 北柴胡:根粗大,质坚韧,气微香
- 南柴胡:根细,质脆,有败油气
 
 六、现代研究
- 具有明确的保肝降酶作用
- 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 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
 
总结:柴胡为临床常用要药,具有解表、疏肝、升阳三大功效。使用需注意其升发之性,阴虚阳亢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长期服用需监测肝功能。不同炮制品功效侧重不同,应根据症状选择。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