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黄根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或中麻黄(*E. intermedia*)的干燥根及根茎
- 性味归经:
- 味:甘、微苦,性平
- 归经:心、肺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固表止汗为主
- 麸炒:增强收敛作用
-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除去残茎
- 主要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北方地区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1. 固表止汗
- 主治自汗、盗汗(配黄芪、牡蛎→牡蛎散)
- 用于术后多汗
2. 敛肺安心
- 治疗虚喘日久
- 改善心悸失眠
3. 现代研究:
- 含麻黄根素、生物碱(与麻黄茎相反作用)
- 抑制汗腺分泌
- 镇静作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表邪未解者禁用(易闭门留寇)
- 实热盗汗慎用
- 低血压患者慎用
2. 用量控制
- 煎服3-9克
- 外用适量(研粉扑身)
- 不宜超过15克/日
3. 配伍禁忌
- 不宜与麻黄同用(药性相悖)
- 避免与发汗药合用
4. 不良反应
- 过量可能引起胸闷
- 偶见皮肤过敏(外用)
四、经典配伍
- 气虚自汗:麻黄根+黄芪+白术
- 阴虚盗汗:麻黄根+五味子+浮小麦
- 产后虚汗:麻黄根+当归+人参
五、鉴别要点
- 正品特征:
- 根圆柱形,外皮红棕色
- 断面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
- 气微,味微苦
六、现代研究
- 降低心肌耗氧量
-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 抗心律失常作用
重要提示:本品与麻黄茎作用相反!有表证(感冒发烧)时禁用,治疗虚汗需辨证配伍。建议使用道地药材,外用时需避开溃烂皮肤。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