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葛根
 葛根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或甘葛藤(P. thomsonii)的干燥根。
- 商品分类:
  - 野葛根:纤维性强,粉性差,口感稍差。
  - 粉葛根(甘葛藤):粉性足,口感好,更常用于食疗。
- 性味归经:
  - 味:甘、辛,性凉。
  - 归经:归脾、胃、肺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长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
  - 煨用:用麸皮煨后,减轻发散之性,增强止泻作用,用于脾虚泄泻。
- 主要产地:湖南、河南、广东、浙江等地。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葛根的功效可以概括为“解表、生津、升阳”,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
 
1.  解肌退热
       主治:表证发热,项背强痛。尤其擅长缓解外感风寒或风热导致的颈背部肌肉拘紧、酸痛不适。
       经典方剂:葛根汤(治风寒表实)、柴葛解肌汤(治感冒发热重)。
 
2.  生津止渴
       主治:
           热病口渴:用于发热性疾病中津液损伤导致的烦渴。
           消渴证:现代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能帮助缓解口渴症状。
 
3.  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利用其发散能力,帮助疹毒外出。
 
4.  升阳止泻
       主治:热痢口渴或脾虚泄泻。生葛根用于湿热泻痢;煨葛根用于脾虚久泻。
       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痢)。
 
5.  现代药理研究:
       含葛根素、大豆苷元等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冠心病、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
       有明显的降血糖、解酒(保护肝脏)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葛根药性相对平和,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对证使用。
 
1.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用生葛根:因其性凉,对于平时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大便稀溏的虚寒体质者,不宜单用或大量使用生品,可改用煨葛根或配伍温中药。
       夏日表虚汗多者慎用:因其有发散作用,可能加重出汗。
 
2.  用量控制
       煎服用量:10-15克。
       大剂量可用至30-60克(如用于解酒或降血糖时)。
 
3.  特殊提示
       分清生熟:解热、生津、透疹宜生用;止泻宜煨用。
       五劳七伤,上盛下虚: 葛根有升提阳气的作用,因此对于阴虚阳亢、上盛下虚(如面红目赤但腰膝酸冷)者,不宜单用,恐助升太过。
 
---
 
 四、常见配伍
   项背强痛(感冒或颈椎病):葛根 + 桂枝 + 白芍(葛根汤)
   湿热泻痢:葛根 + 黄芩 + 黄连(葛根芩连汤)
   消渴(糖尿病)口渴:葛根 + 天花粉 + 麦冬
   脾虚泄泻:煨葛根 + 党参 + 白术 + 茯苓
   醒酒护肝:葛根 + 枳椇子 + 枸杞子
 
---
 
 五、食疗应用(药食同源)
葛根是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植物,应用广泛:
   葛根粉:冲泡饮用,用于清热解渴、降血压、降血糖。
   葛花茶:葛的花蕾,是传统的解酒良药。
   葛根煲汤:与肉类同煲,有清热生津、健脾养胃之效。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项背要药:葛根最独特的功效是“解肌”,能有效缓解项背部的拘急疼痛,这是其他药物难以替代的。
2.  药食两用,安全可靠:作为食物,它安全平和;作为药物,它功效明确。是现代人保健的良品,尤其适合“三高”人群和经常饮酒者。
3.  生泻熟止:生品用于发散、生津;煨制品用于止泻,功效不同,需区别使用。
4.  辨证使用:虽为凉性,但通过配伍(如与桂枝、麻黄同用)也可用于风寒证。脾胃虚寒者选用煨制品更为稳妥。
 
总结:葛根是一味功效全面、应用广泛、安全性高的良药。从治疗感冒颈痛,到辅助调控“三高”,再到日常解酒保健,它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使用时只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生品,即可安全地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