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萹蓄
 萹蓄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 别名:扁竹、竹节草、路边草
- 性味归经:
  - 味:苦,性微寒。
  - 归经:归膀胱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 主要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野生于田野、路旁、荒地。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萹蓄是中医常用的利水通淋药,兼有杀虫止痒之效,因其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被誉为“平民的利尿药”。
 
1.  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
       常与瞿麦、木通、车前子等利水通淋药同用,如八正散。
 
2.  杀虫止痒
       主治:
           虫积腹痛(主要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皮肤湿疹、阴道滴虫病、阴部瘙痒。多煎汤外洗。
 
3.  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所致的黄疸、带下。
 
4.  现代药理研究:
       含萹蓄苷、槲皮苷、绿原酸等。
       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进钠钾排出。
       有驱蛔虫、蛲虫及抗菌(如福氏痢疾杆菌)作用。
       能促进血液凝固,增强子宫张力。
 
---
 
 三、使用注意事项
 
萹蓄药性相对平和,但作为利尿祛湿之品,使用时仍需注意。
 
1.  禁忌人群
       脾胃虚弱、气虚小便不利者慎用:利尿过度可能耗伤正气。
       无湿热水肿者慎用。
       孕妇慎用:因其能增强子宫收缩力。
 
2.  用量控制
       煎服用量:9-15克,鲜品可用至30-60克。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3.  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少见。
       过量服用可能因利尿过度而导致电解质紊乱。
 
---
 
 四、常见配伍
   热淋涩痛:萹蓄 + 瞿麦 + 车前子 + 滑石(八正散)
   湿热黄疸:萹蓄 + 茵陈 + 栀子
   皮肤湿疹、阴痒:萹蓄 + 地肤子 + 蛇床子(煎汤外洗)
   虫积腹痛:萹蓄 + 使君子 + 苦楝皮
 
---
 
 五、食疗小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萹蓄茶:取萹蓄10克、车前草10克,洗净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轻度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利尿通淋专药:萹蓄是治疗湿热下注所致淋证的常用药,尤其善于治疗热淋(急性尿路感染),效果显著。
2.  药性平和,资源丰富:作为野生植物,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一味经济实用的中药。
3.  内外兼用:内服可利尿通淋、杀虫;外用可燥湿止痒,治疗皮肤病。
4.  注意耗气:长期或大量使用,有耗伤人体正气(尤其是气阴)的可能,因此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脾胃虚弱者需配伍健脾药物。
 
总结:萹蓄是一味功效专一、药性平和、经济实用的利水通淋药。它就像是泌尿系统的“清洁工”,能有效地清除下焦的湿热邪气。使用时只需把握其主治湿热证的原则,并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即可安全有效地发挥其疗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