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草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的干燥根。前者称“软紫草”,品质更优。
- 别名:紫丹、紫芙、地血
- 性味归经:
- 味:甘、咸,性寒。
- 归经:归心、肝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 主要产地: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等地。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紫草是中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要药,尤其擅长治疗血热毒盛所致的斑疹痘疮。
1. 凉血活血
主治: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能入血分,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
常与赤芍、蝉蜕等同用治疗斑疹。
常与牛蒡子、连翘等同用助麻疹透发。
2. 解毒透疹
主治:
疮疡,湿疹,水火烫伤:能解血分热毒,外用内服均可,是治疗热毒疮疡的常用药。
预防和治疗麻疹。
3. 润肠通便
本品性寒质滑,有滑肠之功,适用于血热毒盛兼便秘者。
4. 现代药理研究:
含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等萘醌类色素。
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具有抗生育(避孕)作用。
能促进伤口愈合。
---
三、使用注意事项
紫草药性寒凉,且有一定滑肠作用,使用时需注意。
1.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慎用:因其性寒滑肠,易加重腹泻症状。
孕妇慎用:因其有抗生育作用,且性趋寒滑,恐有滑胎之弊。
2. 用量控制
煎服用量:5-10克。
外用适量,可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3. 特殊提示
品种辨析:传统所用多为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现以软紫草(新疆紫草)为优,购买时需注意。
---
四、常见配伍
血热斑疹:紫草 + 赤芍 + 蝉蜕 + 红花
麻疹不透:紫草 + 牛蒡子 + 连翘 + 荆芥
疮疡湿疹:紫草 + 当归 + 血竭(制成膏药外敷,如生肌玉红膏)
水火烫伤:紫草 + 地榆 + 大黄(麻油浸泡外涂)
---
五、食疗小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紫草茸糖水:紫草5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用于预防麻疹。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斑疹痘疮专药:紫草是治疗血热毒盛所致斑疹痘疮的特效药,尤善于治疗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2. 凉血活血:其特点是凉血而不冰遏,活血而不妄行,为治疗热入血分的要药。
3. 外用良药:外用治疗疮疡、湿疹、烫伤效果显著,是中医外科的常用药。
4. 辨证使用:适用于血热毒盛之证,对于虚寒证不宜使用。
总结:紫草是一味功效卓著的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药。它就像一位深入血分的“清道夫”,能有效地清除血分的热毒,促进斑疹透发。使用时只需把握其主治血热毒盛的原则,并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即可安全有效地发挥其疗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