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黑芝麻
 黑芝麻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 别名:胡麻、油麻、巨胜子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平。
  -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洗净,晒干。长于润燥滑肠。
  - 炒用:炒至爆响,香气溢出。炒后香气更浓,易于消化吸收,长于补益肝肾。
- 主要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黑芝麻是著名的“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润燥滑肠”的食疗佳品,药性平和,适用于长期调养。
 
1.  补肝肾,益精血 (核心功效)
       主治:
           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
           精血亏虚:腰膝酸软,四肢乏力。
       常与桑叶配伍(如桑麻丸)治疗肝经虚热引起的头昏眼花;或与何首乌、女贞子等同用乌发。
 
2.  润燥滑肠
       主治:血虚津亏引起的肠燥便秘。富含油脂,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虚者及产后女性的便秘。
 
3.  现代药理研究:
       含丰富的脂肪油(可达60%)、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E、卵磷脂、钙、铁等矿物质。
       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能润泽皮肤,促进皮肤保持柔嫩、光泽和弹性。
 
---
 
 三、使用注意事项
 
黑芝麻药食两用,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适量和用法。
 
1.  禁忌人群
       便溏腹泻者慎用或忌用:因其油脂含量高,有滑肠作用,会加重腹泻症状。
       慢性肠炎患者慎用。
       体内有热毒,如痈肿疮毒者暂时不宜多用。
 
2.  用量控制
       煎服用量:9-15克。
       或入丸、散剂。
       日常保健:每天一小勺(约10-15克)即可,不宜过量。
 
3.  特殊提示
       消化不良者宜用炒品:生芝麻质地较硬,不易消化,炒熟后更易吸收,且香气能醒脾。
       建议碾碎后食用:整粒芝麻外皮较硬,不易被完全消化,营养成分可能无法充分吸收。碾碎或磨成芝麻糊后食用,吸收利用率更高。
 
---
 
 四、常见配伍
   须发早白,头晕眼花:黑芝麻 + 桑叶(桑麻丸)
   乌发养颜:黑芝麻 + 何首乌 + 女贞子 + 枸杞子
   肠燥便秘:黑芝麻 + 火麻仁 + 当归 + 肉苁蓉
   产后血虚便秘:黑芝麻(炒,捣碎) + 蜂蜜(冲服)
 
---
 
 五、食疗应用(药食同源)
黑芝麻是极佳的保健食品,应用广泛:
   黑芝麻糊:最经典的吃法,滋补肝肾,乌发润燥。
   黑芝麻丸:与蜂蜜等制成丸剂,方便携带食用。
   点缀烹饪:撒在米饭、粥、面点、凉菜上,增香增营养。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平补佳品:黑芝麻是平和的滋补药,补而不峻,滋而不腻,适合大多数人长期少量服用进行调养。
2.  乌发第一药:在乌发、防治脱发方面,黑芝麻是公认的食疗首选。
3.  润肠通便:是治疗血虚、阴虚、津亏所致便秘的安全有效之品。
4.  碾碎更佳:“吃整粒芝麻等于没吃”的说法虽夸张,但确有道理。碾碎后消化吸收率大大提升。
 
总结:黑芝麻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佳品,其滋补肝肾、乌发润肠的功效深入人心。它就像一位温和的“营养师”,缓慢而持久地滋养着身体。使用时只需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并掌握炒熟、碾碎、适量的原则,即可安全地享受其带来的健康益处。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