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筋骨草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唇形科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干燥全草。
- 别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金疮小草
- 性味归经:
- 味:苦,性寒。
- 归经:归肺、肝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 主要产地:华东、中南、西南及华南地区,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筋骨草以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咳化痰”的功效而著称,是治疗热毒疮疡和肺热咳嗽的常用药。
1.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核心功效)
主治:
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能清泻肺热,解毒利咽。
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内服外用均可。
常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
2. 止咳化痰
主治:肺热咳嗽,痰黄粘稠。有良好的清肺化痰止咳作用。
3. 降血压
现代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4. 现代药理研究:
含筋骨草内酯、黄酮苷、生物碱、皂苷等。
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有降压、抗过敏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筋骨草药性寒凉,易于伤阳,使用时需注意对证。
1.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用:症见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大便稀溏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2. 用量控制
煎服用量:10-30克,鲜品可用至30-60克。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3. 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少见。
过量服用可能因寒凉之性导致胃部不适、食欲减退。
---
四、常见配伍
肺热咳嗽:筋骨草 + 黄芩 + 瓜蒌 + 前胡
咽喉肿痛:筋骨草 + 板蓝根 + 桔梗 + 甘草
痈肿疮毒:筋骨草(鲜品) + 蒲公英(鲜品),捣烂外敷。
高血压:筋骨草 + 夏枯草 + 钩藤 + 菊花
---
五、食疗小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筋骨草茶:筋骨草15克,冰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清热解毒良药:筋骨草是治疗热毒疮疡及肺热咳嗽的常用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力较强。
2. 药性寒凉:其性大寒,易于损伤脾胃阳气,因此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3. 内服外用:内服可清肺热、解热毒,外用可治疮痈肿毒,应用广泛。
4. 辨证使用:适用于热证、实证,对于虚寒证不宜使用。
总结:筋骨草是一味功效卓著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药。它就像一位“消防员”,能有效地扑灭体内的热毒之火。使用时只需把握其主治热毒证的原则,并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即可安全有效地发挥其疗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