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 (L.) A. Braun & Asch.)的干燥全草。
- 别名:石胡荽、地胡椒、球子草、鸡肠草
- 性味归经:
  - 味:辛,性温。
  - 归经:归肺、肝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除去杂质,切段,干燥。
- 主要产地: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鹅不食草以其“通鼻窍,止咳,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而著称,是治疗鼻渊头痛的要药。
 
1.  发散风寒,通鼻窍 (核心功效)
       主治:风寒头痛,鼻塞不通,鼻渊流涕。其辛温升散之力能上达巅顶,通利鼻窍,为治鼻渊(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良药。
           常单用研末吸入鼻中,或与苍耳子、辛夷、白芷等同用。
 
2.  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
 
3.  解毒消肿
       主治:疮痈肿毒,湿疮,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用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效。
 
4.  明目退翳
       外用治目赤肿痛,角膜云翳。
 
5.  现代药理研究:
       含甾醇、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等。
       具有抗过敏、抗炎、止咳、祛痰作用。
       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鹅不食草辛温性烈,对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使用时需掌握用法用量。
 
1.  禁忌人群
       胃溃疡患者慎用内服:其刺激性较强,恐加重病情。
       孕妇慎用。
 
2.  用量与用法控制
       内服量:6-9克,煎汤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搐鼻。
       不可过量:内服过量可引起胃部不适、腹痛。
 
3.  特殊提示
       搐鼻反应:研末吸入鼻中,会立即引起喷嚏、流泪,这是药力所致,过后鼻窍即通。
       名称由来:传说鹅啄食此草后即不再觅食,故名“鹅不食草”,亦暗示其有一定刺激性。
 
---
 
 四、常见配伍
   鼻渊鼻塞:鹅不食草(研末) + 凡士林(制成软膏涂鼻),或 + 苍耳子 + 辛夷(内服)
   百日咳:鹅不食草 + 百部 + 冰糖(煎服)
   跌打损伤:鹅不食草(鲜品) + 酢浆草(鲜品),捣烂外敷。
   目赤翳障:鹅不食草(研末) + 乳汁(蒸熟搅匀点眼)
 
---
 
 五、食疗小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鹅不食草蒸猪肝:鹅不食草10克,猪肝150克。蒸熟服食。适用于小儿疳积目昏。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鼻渊要药:鹅不食草是治疗鼻渊(鼻炎、鼻窦炎)的特效药,其通鼻窍之力显著。
2.  刺激性较强:这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无论是内服对胃,还是外用对鼻、眼粘膜,均有刺激性,必须严格控制剂量。
3.  内服外用:内服可散寒通窍、止咳,外用可消肿止痛、明目。
4.  辨证使用:适用于风寒或风湿证,对于风热证、阴虚证需配伍使用。
 
总结:鹅不食草是一味功效独特、力道峻猛的中药,尤擅通利鼻窍。它就像一位“开窍先锋”,能迅速打通闭塞的鼻道。然而,其强烈的刺激性也要求使用者必须谨慎,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内服不宜过量,外用也需注意粘膜的耐受度。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方能安全有效地发挥其“辛温通窍”的奇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