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榧子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的干燥成熟种子。
- 别名:香榧、玉榧、木榧、赤果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平。
-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去壳取仁,捣碎用。长于杀虫。
- 炒用:炒熟后食用,香脆可口,长于润燥、缓泻。
- 主要产地: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湖南等地,以浙江诸暨、枫桥产者为道地药材。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榧子是一味安全有效的“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的食疗佳品,药食同源。
1. 杀虫消积 (核心功效)
主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其对钩虫病的疗效尤为显著。
可单用炒熟嚼服,或与使君子、苦楝皮等同用。
因其甘平不伤正气,且兼缓泻作用,有助于排出虫体,故尤其适合小儿及体弱患者。
2. 润肺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能润肺燥,止咳嗽。
3. 润肠通便
主治:肠燥便秘。富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而通便。
4. 消疳积
主治:小儿疳积,面色萎黄。能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5. 现代药理研究:
- 含脂肪油(约50%,主要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等。
- 其驱虫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炒熟嚼服或入丸散。
- 具有驱虫、润肠、抗氧化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榧子药性平和,安全性高,但仍需注意其食性。
1. 禁忌人群
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因其富含油脂,有滑肠作用,会加重腹泻。
肺热痰咳者慎用。
2. 用量控制
驱虫用量:30-50克,炒熟去壳嚼服,或捣碎煎服。
保健用量:10-15克,炒熟嚼食。
3. 特殊提示
反绿豆:传统认为榧子不宜与绿豆同食。
炒熟效佳:驱虫及保健均以炒熟嚼服为佳,香脆可口,药效亦好。
---
四、常见配伍
钩虫病:榧子(炒香) + 槟榔 + 贯众 + 红藤
蛔虫病:榧子(炒香) + 使君子 + 苦楝皮 + 乌梅
肠燥便秘:榧子(炒香) + 火麻仁 + 郁李仁 + 杏仁
肺燥咳嗽:榧子(炒香) + 川贝母 + 沙参 + 麦冬
---
五、食疗应用(药食同源)
榧子是著名的干果,应用广泛:
炒香榧:直接作为零食食用,香脆可口,兼具驱虫保健之效。
榧子粥:榧子仁(捣碎)1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适用于虫积腹痛、便秘。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驱虫佳品,安全有效:榧子是驱杀肠道寄生虫(尤其是钩虫)的安全有效之品,其性平味甘,不伤正气,且能缓泻帮助排虫,尤为难得。
2. 药食同源,香脆可口:作为食品,它是最美味的干果之一;作为药物,它功效确切。是老少皆宜的保健良品。
3. 炒熟嚼服:这是发挥其驱虫和保健功效的最佳方式。
4. 便溏慎用:因其润肠通便,故脾虚便溏者不宜多食。
总结:榧子是一味不可多得的驱虫良药和食疗佳品。它就像一位“温和的肠道清洁工”,能有效地清除肠道寄生虫,同时还能润肺滑肠。使用时只需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并掌握炒熟嚼服的方法,即可安全有效地享受其带来的健康与美味。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