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罂粟壳,这是一味非常特殊且受到严格管制的中药,必须极其谨慎地对待。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一、罂粟壳介绍
罂粟壳,又名御米壳、粟壳,是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
来源: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晒干而成。
性状: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外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内表面淡黄色,有棕褐色或淡棕色点状脉纹。质地轻脆。气微清香,味微苦。
药性:根据中医理论,罂粟壳性平,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
核心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
二、功效与作用
罂粟壳的核心作用在于其强大的收敛固涩和麻醉止痛效果,这源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
1. 敛肺止咳(用于久咳不止)
能收敛肺气,减轻咳嗽。但仅适用于肺气不收的久咳、虚咳,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引起的长期咳嗽、咳喘无力且无邪者。对于外感咳嗽初起,邪气未清时绝对禁用,否则会“闭门留寇”,使病邪内陷,病情加重。
2. 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能固涩大肠,有效制止滑脱不禁的腹泻。适用于长期腹泻、慢性痢疾、大便失禁、脱肛等症。同样,对于细菌性痢疾初起、湿热积滞所致的腹泻绝对禁用。
3. 止痛(用于心腹筋骨诸痛)
具有很强的麻醉止痛效果,可用于缓解胃痛、腹痛、筋骨疼痛等多种急慢性疼痛。这是其最易被滥用和产生依赖性的功效。
【现代药理作用】
其药理作用完全由其成分决定:
镇咳:所含的可待因能直接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止咳作用极强。
止泻:能减少肠道蠕动,制止腹泻。
镇痛:所含的吗啡是极强的中枢神经镇痛剂。
中枢抑制作用:抑制呼吸中枢,并产生欣快感,是导致成瘾的根本原因。
---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极其重要!)
罂粟壳是国家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非法买卖、使用即构成犯罪。其注意事项远超普通中药。
1. 最大的风险:成瘾性
罂粟壳中的吗啡类成分是鸦片、海洛因的主要成分。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依赖(成瘾),戒断过程非常痛苦,对个人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2. 严格的法律管制
在中国,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其生产、供应、使用都受到国家最严格的管制。
只有特定的医疗机构,在医生开具的专用处方(麻醉处方红处方) 下才能极少量地使用。
任何个人非法持有、买卖、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都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一些不良商家在火锅、卤味中添加罂粟壳提香、让顾客“上瘾”是绝对非法的。
3. 禁忌人群:
所有人:都不应自行接触和使用。
尤其禁止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严重不全者、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心病患者。
忌用于初起病证:咳嗽或腹泻初起,邪气正盛时绝对禁用。
4. 用法用量(仅限医疗 context):
医生使用时剂量也极其严格,煎汤内服一般仅为 3~6克。
易爆品,不宜常服:这是所有中药典籍的明确告诫。
5. 毒性及副作用:
呼吸抑制:过量使用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抑制中枢神经:导致嗜睡、头晕、意识模糊。
便秘:强烈抑制肠道蠕动。
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针尖样瞳孔)、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总结与严重警告
罂粟壳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双刃剑”。
它是一味强效的“收敛止痛药”,在极其严格的医疗监管下,可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的剧烈咳嗽、腹泻和疼痛。
它更是危险的“毒品”,其成瘾性和毒性远远大于其医疗价值。
对普通人的唯一建议就是:远离它。
绝对不要自行寻找、购买或使用罂粟壳。
警惕某些不良商家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如果吃完某种食物后感到莫名的欣快感、欲罢不能,并伴有口干、心跳加快等异常反应,应保持警惕。
如果有长期咳嗽、腹泻或疼痛问题,必须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诊断并开具安全的治疗方案,切勿听信偏方,以身试险。
生命安全和法律底线,高于一切。请务必严肃对待此药。
正如文中所强调的,这是一味受到国家严格管制的、具有极强成瘾性和毒性的特殊药材,绝对不可自行接触和使用。其医疗应用仅限于极少数特定情况下的临床处方,且由专业医生严格控制。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