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赤石脂
 赤石脂的介绍
 
赤石脂(拉丁名:Halloysitum Rubrum),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矿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₄(Si₄O₁₀)(OH)₈·4H₂O),因其色赤红而得名。在中医里,赤石脂属于收涩药,具有固涩、止血、止泻等功效,临床常用于久泻、崩漏、疮疡不敛等症。  
 
---
 
 一、中药功效  
 
 1. 涩肠止泻  
- 主治久泻久痢、滑脱不禁,尤其适用于虚寒型泄泻(如慢性肠炎、五更泻)。  
- 常与禹余粮配伍(如《伤寒论》中的赤石脂禹余粮汤)。  
 
 2. 收敛止血  
- 用于便血、崩漏(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等,尤其适用于下焦出血。  
- 可配伍侧柏叶、地榆炭增强止血效果。  
 
 3. 生肌敛疮(外用)  
- 外用可治疗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湿疹、皮肤溃疡等。  
- 常研末撒敷或调成膏剂外涂。  
 
 4. 其他应用  
- 现代研究显示,赤石脂具有吸附作用,可保护胃肠黏膜,减少炎症渗出。  
 
---
 
 二、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湿热积滞、实热证(如急性肠炎、痢疾初起)不宜使用,以免闭门留邪。  
- 孕妇慎用(传统认为其收敛性强,可能影响气血运行)。  
- 阴虚火旺、便秘者忌用(因其收涩作用可能加重便秘)。  
 
 2. 药物配伍  
- 不宜与肉桂同用(传统“十九畏”记载:“石脂畏肉桂”)。  
- 常与干姜、粳米同用(如《金匮要略》桃花汤,治疗虚寒痢)。  
 
 3.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2g,宜包煎(因其为矿物药,直接煎煮易沉淀)。  
-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调敷患处。  
 
 4. 现代研究  
- 成分:主要含硅酸铝、氧化铁、钙、镁等。  
- 药理:  
  - 吸附消化道毒素,保护肠黏膜。  
  - 收敛作用可减少炎症渗出,促进溃疡愈合。  
 
---
 
 三、经典方剂举例  
1. 桃花汤(《金匮要略》)  
   - 赤石脂 + 干姜 + 粳米,治疗虚寒型久痢、便脓血。  
2. 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  
   - 赤石脂 + 禹余粮,用于下焦不固、滑泻不止。  
 
---
 
 四、总结  
赤石脂为强力收涩药,适用于虚寒性泄泻、出血及疮疡不敛,但湿热证、急性病不宜。使用时应辨证准确,必要时咨询中医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