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芫花
芫花(拉丁名:Daphne genkwa),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又名药鱼草、头痛花,属峻下逐水药,具有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等功效。因其药性峻烈,临床使用需谨慎,多用于顽固性水肿、痰饮积聚等实证。  
 
---
 
 一、中药功效  
 
 1. 泻水逐饮(峻下逐水)  
- 主治胸胁停饮、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如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  
- 常与甘遂、大戟配伍(如《伤寒论》十枣汤)。  
 
 2. 祛痰止咳  
- 用于寒痰壅肺、咳嗽痰多,尤其适用于痰饮喘咳实证。  
- 可配伍杏仁、半夏增强化痰效果。  
 
 3. 杀虫疗疮(外用)  
- 外用可治头疮、顽癣、疥疮,研末调敷或煎汤外洗。  
- 古代亦用于毒鱼(故名“药鱼草”),但现代禁用。  
 
 4. 其他应用  
- 现代研究显示,芫花含芫花素、黄酮类等成分,具有利尿、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
 
 二、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  
- 孕妇绝对禁用(有强烈刺激子宫作用,可致流产)。  
- 体虚者、脾胃虚弱者忌用(泻下作用峻猛,易伤正气)。  
-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2. 药物配伍  
- 不宜与甘草同用(中药“十八反”记载:“藻戟遂芫俱战草”)。  
- 常配伍大枣(如十枣汤),以缓和其毒性。  
 
 3.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g,宜醋制减毒,或入丸散(严格控制剂量)。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4. 毒性及不良反应  
-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脱水、休克。  
- 解救方法:洗胃、补液,必要时就医。  
 
---
 
 三、经典方剂举例  
1. 十枣汤(《伤寒论》)  
   - 芫花 + 甘遂 + 大戟 + 大枣,治疗悬饮(胸腔积液)、水肿实证。  
2. 芫花散(《圣惠方》)  
   - 芫花研末外敷,用于痈肿疮毒。  
 
---
 
 四、总结  
芫花为峻下逐水药,力猛毒大,仅适用于水肿、痰饮等实证,体虚者、孕妇禁用。临床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中毒。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