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

中药大全 朱夫子 朱夫子中医中药评论
蒲黄
 蒲黄的中药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
- 来源: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
- 别名:蒲棒花粉、蒲草黄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平。
  - 归经:归肝、心包经。
- 炮制方法:
  - 生用:长于活血祛瘀,利尿通淋。
  - 炒炭(蒲黄炭):炒炭后性涩,长于止血。
- 主要产地: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北等地。
 
---
 
 二、功效与临床应用
 
蒲黄是中医“止血,化瘀,通淋”的要药,其特点是药性平和,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具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独特优势。
 
1.  止血(蒲黄炭效佳)
       主治:多种出血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应用。
           常与小蓟、白茅根、生地等同用治血热出血。
           常与炮姜、艾叶等同用治虚寒出血。
 
2.  化瘀止痛(生用效佳)
       主治:瘀血阻滞之痛证,如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肿痛。
           常与五灵脂同用,即失笑散,是治疗瘀血腹痛的经典名方。
 
3.  利尿通淋(生用效佳)
       主治:血淋涩痛(小便灼热涩痛、尿中有血)。能化瘀止血,通淋止痛。
 
4.  现代药理研究:
    - 含黄酮类(如异鼠李素)、甾类、脂肪油、生物碱等。
    - 具有促进凝血、降低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炎、抗缺氧等作用。
    - 生蒲黄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
 
 三、使用注意事项
 
蒲黄药性虽平和,但作为活血之品,使用时仍需注意。
 
1.  禁忌人群
       孕妇慎用:因其有活血化瘀和收缩子宫的作用,恐有动胎之弊。如需用于产后瘀阻,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阴虚内热、无瘀血者慎用生品。
 
2.  用量与用法控制
    - 煎服用量:5-10克,宜包煎,防止花粉漂浮于药液表面引起不适。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 止血多炒炭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3.  特殊提示
    - 包煎必要:因其为粉末状,若不包煎,易糊锅且难以服用。
 
---
 
 四、常见配伍
   瘀血痛经、产后腹痛:生蒲黄 + 五灵脂(失笑散)
   血热吐血、衄血:蒲黄炭 + 青黛 + 侧柏叶 + 生地
   虚寒崩漏:蒲黄炭 + 炮姜 + 艾叶 + 阿胶
   血淋涩痛:生蒲黄 + 小蓟 + 白茅根 + 滑石
   跌打损伤:生蒲黄 + 桃仁 + 红花 + 当归
 
---
 
 五、食疗小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蒲黄茶:蒲黄炭10克(纱布包),红糖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产后瘀阻导致的恶露不尽、腹痛。
 
---
 
 重要提示与总结
 
1.  双向调节:蒲黄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实现了“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的理想效果,这是很多止血药不具备的。
2.  生熟异治:生用活血,炒炭止血,功效侧重不同,需根据病情选择。
3.  孕妇慎用:这是使用蒲黄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
4.  必须包煎:这是保证煎药质量和方便服用的关键步骤。
 
总结:蒲黄是一味功效独特且非常安全的良药。它就像一位智慧的“调解员”,在需要止血时能有效封堵伤口,同时又不会造成瘀血堵塞;在需要活血时能疏通瘀滞,却又不会导致出血。使用时只需牢记孕妇慎用和包煎两大要点,并根据出血与否选择生品或炭品,即可安全有效地发挥其“妙用”之效。

[朱夫子] 配方资源来源'朱夫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请您填写昵称和验证码!

  • 昵称 (必填)
  • 点击我更换验证码验证码 (必填)

Theme by 朱夫子 © 2021-2025 zhufuzi.com  -  京ICP备14048981号-6